官网重庆新东方烹饪学院(中国烹饪教育成熟品牌)

茶与文人

来源:重庆新东方烹饪学院浏览量:更新时间:2012-10-29 09:20:18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或状之以文,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或倾之以情、或以茶会友,茶似乎专为文人所生,茶与文人融为一体。总之,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对茶饮都有着强烈的偏好,执着的热爱。

茶与文人

(一)茶与文人轶事

    中国的文人雅士向来对茶有着丝丝不断的浓情,经历数个朝代,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士大夫没有为后人留下轶闻雅事。下面就对此事举几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下的茅屋里住了十多年,每日里种茶、采茶,闲时吟诗作赋,悠然自乐。如《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就是白居易写种茶的诗,诗中写道:"平身无所好,且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忍手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断壑开茶园。"宋朝文豪陆游是位着名的茶客,他出生茶乡,喜尝品茶,写下茶诗300多首,堪称历代诗人咏茶之冠。他嗜茶成癖,以致带病冒寒,深夜亲自汲泉煮茗:"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亦熟睡,汲水自煎茗。"明代文人僧道名士饮茶已流为时尚,烹茶之法更为天下茶人所遵循。如明人冯正卿,益都人,明朝时为湖州司理。入清,隐居不士。因嗜茶,着有《岕茶笺》。清代曹雪芹是位谙熟名茶的作家,名着《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品茗文化。近代孙中山先生对茶评价很高。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茶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学家们所考证得为有益于养生者也。"现代毛泽东主席一生大的嗜好便是品茶。据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每天睡觉醒来不急于起床,总是先用湿毛巾擦擦手和脸,然后就开始喝茶,边喝茶边翻阅报纸,等等。如同这样的文人雅士每个朝代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二)茶引文人思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从此句就可得知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茶与文人有如此缘分是因为文人要思考问题,要写文章,品茶首先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有助于思维,茶使文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如元代着名的贤相耶律楚材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老雷芽。"长期不饮茶,就感到心窍阻塞,文思久困,格外渴求佳茗。而饮茶后可以"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再如,唐代曹邺《故人寄茶》:"碧澄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宋代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一枪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上述情况完全是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助于诗人墨客渐入佳境。总之,茶可使人脱俗,升华到一个文学的境界、美的境界。

(三)茶与文人修身

    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露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脱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与他们淡泊、清灵的心态相一致,故文人雅士多钟情于茶。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受到挫折与磨难,产生隐退情绪后,茶更是他们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古代文人雅士虽然选择""的方式不同,有的离别尘世,投身山林,选择 "小隐";有的选择白居易、苏轼倡导的既世俗化又超脱化的"中隐".但是,他们事茶的精神取向却惊人的相似。如历代文人雅士都格外热衷于竹中煎茶品茶,实质上他们是将茶与竹作为人格的象征。如唐代姚合的《品茗诗》有"竹里延清友(茶之别称),迎风坐夕阳"之句,宋代王令《谢张和伯惠宝云茶》有"果肯同尝竹林下"之句,元代长宪有"茶烟隔竹消"之句,明代陆容有"石上清香竹里茶"之句,清代郑板桥有"竹间烟起唤茶来"之句。可见,茶与竹在文人雅士的面前,仿佛幻化成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并使文人雅士对此有强烈的依恋性。在这个世界中,文人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洒脱豁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投身其中,它是文人们排谴心中世俗的郁闷、人伦阻碍的有效良方,更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所在与象征。

(四)茶与文人养生

    早在汉代,中国文人就将茶当作长生不老的仙药。西汉的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茶,久食羽化。"南北朝陶景弘《杂录》中说:"苦茶换身轻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随着饮茶的普及,以茶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们以茶养生主要是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的:以茶为食的饮食调养和以茶为媒介的精神修养,可谓养身与养心的并重。文人之所以大为提倡茶饮茶膳,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发现茶有不少的药理作用,如安神、坚齿、醒酒、清热、减肥、祛风、明目、治头痛、疗疮等其它。唐宋以来,随着北宛、武夷等名茶声誉掘起,文人士大夫及闲野骚人墨客往往借茶事而择野泉松竹之风景清雅之池,从茗饮生活中体味"天人合一"的境界,修养心性以达养生。还有在明清茶画中可以直接体验古文人的养生之道。在画中(《上清金阙帝君五斗之一图诀》)可以体现出正是古代人所追求的"吾在天地间,犹小石林之在大山也",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归宿。因此文人雅士喜欢山堂夜坐,汲泉着茗。除此之外,在古代文人的诗歌如僧灵《与无居士青山潭饮茶》中以茶养生的生活也成为常见的表现对象。

(五)茶与文人会友

    文人相聚,饮茶清谈,这是司空见惯,人尽皆知的风习。唐代,茶已成为受欢迎的待客、敬客、留客的高雅之物。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云:"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描写了文人相聚时以茶助清谈的生活。唐代杜枚《寒夜》诗云:"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表现了文人待客时点起茶炉,在红色的火焰旁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寒夜中饱啜醇香的热茶,这种儒雅的风习至今仍令后人神往。还有在宋代苏轼《记梦二首》中描写了中国古代文人聚会喝茶,不像皇帝大臣、专门等人伺候,他们许多人自己动手,用自己天性中特有的对美的精微追求和把生活艺术化的情趣,使整个煮茶过程充满生机和美感。此外,茶宴是中唐以后出现的一种文人社交聚合的活动,又称茶会、茗社、汤社。据说茶宴本自佛院,后流传到民间,文人雅士们纷纷仿效。据后人称赞,古代文人的茶宴在精神品位上是十分高雅的,因为他们对茶的认识十分精神化,陆羽把茶称为"南方嘉木".十六世纪的大画家文徵明给后人留下了一幅《惠山茶会图》,可以让人具体的体味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浪漫境况,它代表了文人茶宴在意境上的追求。

    茶人修行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时时处处都有修行的场所,一叶可观秋,一杯茶可以辉映茶人的心灵之美。现代茶人应该保持崇高、正义、清雅的气节,方能绿满天涯,到达高尚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