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是一部商业纪录片,制作者盯着的是市场。但不料,却先是激起了国人的口腹之欲,进而激起了国人精神思想上的“大波动”大味必简,每个人想吃的,是小时候母亲做出来的味道,是外婆从小手把手教母亲做出来的那一口。其实,那是亲情的盛宴、记忆的盛宴、文化历史的盛宴,甚至,还有人从这盛宴中品出了“爱国的味道”。
礼失求诸野,在食品安全危机不断挑战公众情感的当下,食物如何返璞归真?文化传统折射道德信仰,《礼记》有语:“德者,得也”,“德”字的解构是心、行、直。作为自然的一分子,如果我们不能从道德上对自我有所约束,摆正心灵,那么,“德”将不德,“得”又从何达成?环顾生活的周遭,向自然过度地索取,大拆大建,近视多聪,短视少智,这样的为官主政者仍有;无视民以食为天,对食品缺乏敬意,监管不力,甚至利令智昏者,也是屡查难禁;总有监管力量不到的地方,食品企业除了监管,难道企业主作为人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不懂得毒人互毒的道理?
再好的美味,也是人做出来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儿女一辈辈承继创造的动力。导演陈晓卿说: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深夜湖塘中的挖藕人、凌晨冰湖上的捕鱼老者、浩瀚大海上一无所获的渔夫……摄影师镜头里一个个平凡的人,他们才是美食的创造者;他们的艰辛劳动,和一个个家庭厨房里的温情,成就了美食文化。大味必简,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是有权有势还是暂时拮据,夜深人静时体察我们内心深处期待的,不过只是那一口。请学会敬畏和尊重美食,尊重美食的创造者,保住我们的生活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