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重庆新东方烹饪学校(中国烹饪教育成熟品牌)

北京餐饮业的五位名厨

来源:重庆新东方烹饪学院浏览量:更新时间:2012-12-11 09:05:31

赵斌——1974 年生 三摩地茶艺空间 行政总厨

    早十个厨子九个 贼,厨师不偷吃已经很不错了。干厨师的人基本上都没什么文化,比如我。现在做好厨师挺难的,要让人看得起必须提高自己的内涵。我做厨师后一直在学习。现在我专门做素菜,这东西就需要创作,原材料都一样,出菜的口味和形式肯定不一样。我们的蘑菇从云南发过来,素鸡从厦门发过来的,笋从江苏、杭州那边发过 来……不是我认为素食安全,是大家认为素食安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我该吃的都吃了,但是还会去尝,不是为了吃,是为了学习。有时候人的脑子就跟一个蛤蟆在一井里似的,跳到别的地方,没准这井是椭圆的,是菱形的,它会给你启发。但是如果只在自己的井里,思维肯定会受约束。
黄喆——1970 年生松伸日本料理 行政总厨
    想把一个国家的菜做好 首先要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日本菜很微妙,品种就是菜谱上这些,但命名不光用食材,还有很多历史、人物、自然现象、地名……我做日餐厨师做了二十年,早学铁板烧,之后是主台,日本料理所有的调味料都是由主台来做的,它是心脏。学了主台后学杀鱼,哪些鱼是什么季节,应该怎么杀,应该怎么切。还有刀,我的刀 是订做的,因为每个人的手大小不一样。日本料理精髓的地方,我觉得是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比如生鱼片,实际上跟厨师的操作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的是验货、收货、使用原材料的时候严格把关。
陈庆——1969 年生北京孔乙己 出品总监
    我喜欢食物,不断地折腾它,玩它,接受挑战。我刚开始做江南菜,后来改做粤菜,然后回北京卖思想卖创意,还有就是参加比赛。我在法国参赛,70 种食材里面有调料有蔬菜,参赛队伍一起去拿,假如台子上只有两种油两种盐,对手全拿走,我怎么办?后还有一个必杀技,就是两个参赛队伍必须交换一样食材。这比赛不仅拼经验和力量,简直是比智商。我只能把所有的想法放宽,拆招补招。做菜,其实食材占50%,制作调料占20%,然后20% 是手法,只有10% 是创意,但是这10% 是很难达到的。我第一个菜做的是菠菜炒鸡蛋,给我妈。然后我妈就哭了……因为菠菜没洗干净。
王艳炫——1977 年生 GODIVA 亚太区巧克力大使
    巧克力很神秘,它可以做主角也可以和其他味道组合;它可以很软很滑也可以很硬很脆。早我对巧克力非常好奇,我拜著名的比利时巧克力老师为师,他给了我很多很基本、很讲手工的功课,比如画圆圈,圆圈要够圆,而且不是1 个是10个。然后我另一个美国师父教给我另外一种风格,很多图案,很多颜色。现在我做巧克力师傅11 年了,也有自己的巧克力食谱。我发现自己更喜欢吃巧克力了,永远不会腻。我好像和甜蜜连上关系一样,大家认为女生一定会喜欢我这样的人,以为当我女朋友很幸福,圣诞节情人节可以收到我手工做的巧克力—其实从来没有,那段时间我忙。
欧阳庆龙——1965 年生北京柏悦酒店 行政总厨

 我很勤劳,但不聪明。入行第一年我在不同的厨房学习,每个地方都有受伤。严重的伤是1985 年12 月24号下午2 点45 分,领班在锅里丢了意大利面条,快熟的时候让我去捞。我拿个铝盘子,太烫了我就放手了,水直接泼下来……23 岁时我去凯悦当学徒,做新加坡第二队的帮手,去日本比赛两个星期前,领队让我当队员,结果我拿到了冠军。我这一生永远忘不了的是一道炒饭。先把蛋放下去炒,然后午餐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油煸。把蒜蓉放下去,再把饭放进去炒,后调味盐、胡椒粉,把蛋倒进去,翻一翻,好啦。上个星期我跟太太说,将来我们开店的时候,就来个“来个炒饭”吧,这是我从小喜欢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