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新东方职业学校校长王长平与创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丁朝辉赴就业单位,对我校毕业学子进行了深入的就业回访,与其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及职业发展历程。
就业回访团队不仅带去了学校的关怀与问候,更与企业管理层就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深化等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01 深入餐饮一线,传递母校关怀
创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丁朝辉表示,此次就业回访是学校就业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不仅仅是把每一个学生招进来、培养好,更是要把每一个学生送上就业岗位,甚至会跟踪他们在企业的发展。”
此次回访先后走访了相遇·川湘菜、高山田园·江西鲜辣小炒、松庐·小鲜。王长平校长细致询问了毕业生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情况。
丁朝辉主任认真记录了毕业生提出的建议,他表示:“通过直面交流,我们能够更精准掌握市场用人需求,为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在重庆新东方职业学校,就业回访是创就业服务体系的常规环节。学校致力于打造校企联盟式的“命运共同体”,让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阶段提出用人需求,学校则以“企业用人标准”为导向开展专项技能培训。
02 学子风采:从新生到厨师长的蜕变
在本次回访的毕业生中,相遇·川湘菜的胡爽表现尤为突出。作为2019届大厨精英专业的学生,胡爽已晋升为厨师长。他身着主厨制服,自信地介绍自己的后厨团队和工作流程。
“在学校打下的基础让我受益无穷。”胡爽表示,在学校期间,他不仅掌握了扎实的烹饪基本功,还通过学校的校企合作活动提前了解了行业需求。
胡爽的成长轨迹并非个例。我校优秀毕业生蒋亚也曾分享类似经历,他现在是重庆金壁酒店的厨师长。蒋亚认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自己如今成就的最大基石。因为有了专业的、扎实的基础,钻研起新菜时都能很快上手。”
重庆新东方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学生供不应求。这得益于学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扎实培养和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
蒋亚回校宣讲
03 校企合作:毕业与就业“无缝衔接”的保障
王长平校长在回访中表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校企合作既能保障学生毕业即就业,又能给企业稳定输送高技能人才,从而形成多方共赢。”
我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模式,从“订单式”人才培养到如今的产教融合,实现了专业共建、人才共育。学校与好利来、兰湘子、蒲公英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2025年春季、夏秋季,学校更是举行了校企产教融合班签约暨人才预定会启动仪式,与20家企业现场签订产教融合班合作协议。这些合作为在校准毕业生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条件和就业机会。
学校还打造了一站式创就业服务平台,为创就业学子进行跟踪指导与服务,并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04 实训基地:学习与就业的“双向奔赴”
我校深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打造了多元化实训基地,如兰湘子、龙人居、杨记隆府等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
这些实训基地模拟真实餐厅环境,集学生实训实操与品尝互评于一体。在这里,不仅学生能够现场实操,老师还能够现场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实战中迅速积累经验。
学校的教学模式以实操教学为主,理论培训为辅,为学生提供国内外先进的实操设备和实训食材,模拟酒店后厨场景,进行情境式实操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实操的过程中掌握精湛的烹饪技艺。
05 展望:校企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王长平校长在回访结束时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始终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共同打造校企合作的新典范。”
我校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与更多知名企业合作开设校企合作共建班。报名这些班级的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定向企业上班,实现教学与就业的“双向奔赴”。
办学30余年来,重庆新东方职业学校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6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学校未来将继续在校企合作上发力,为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等多方共赢,为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重庆新东方的就业回访工作将持续进行,覆盖更多地区和企业。学校将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为更多学子实现职业梦想提供坚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