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重庆新东方烹饪学校(中国烹饪教育成熟品牌)

重庆新东方烹饪大师推荐:秋季养生粥搭配肉蛋菜更健康

来源:重庆新东方烹饪学院浏览量:更新时间:2013-09-04 09:27:37
 原料讲究谷物多,色彩全

  喝粥养生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但南北方喝粥却有着不同的习惯。北方人熬粥使用植物性食材较多,以腊八粥为典型,其用到的原料种类多、色彩全。南方人熬粥则多是单一的米粥,常添加肉类,比如鲜虾粥、皮蛋瘦肉粥等。从营养的角度来看,这两者都遵循了食物多样化的原则,让粥的营养更为全面。但从控制血糖、血压和预防慢性病的角度考虑,北方的杂粮粥更值得推荐。

   重庆新东方烹饪学院营养烹饪老师指出,虽然同为“粗粮”,但不同种类的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例如,燕麦蛋白质含量较高,能部分弥补其他原料蛋白质含量低的问题,燕麦中的β-葡聚糖还具有非常好的控制血脂和血糖的作用,红豆、芸豆等杂豆含膳食纤维多,有利于脂肪、胆固醇的代谢,可防止血糖波动,而山药和红薯等食材是健脾胃的高手。此外,不同颜色的粗粮带给我们的保健作用也不同,小米、大黄米和玉米中含有类胡萝卜素,有益眼睛健康,黑米和紫米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能抵抗衰老,绿豆中的多酚类物质能清热解毒。  

  因此,重庆新东方烹饪老师建议,哪怕是熬杂粮粥,也要注意种类搭配,比如谷物类食材取几种,杂豆类食材取几种,再加点南瓜、红薯等,并且颜色也要尽可能多。有些人不习惯杂粮粥的口感,觉得太粗糙,不妨将大米的量占到全部食材的1/3~1/2左右。需要提醒的是,杂粮粥也应变着花样做,不要只喝一种。  

烹调讲究口味淡,时间短  

  北方人熬粥第一讲究一个“淡”字,熬杂粮粥时很少加糖,从来也不会加盐。这也跟南方的咸粥和甜粥有所区别。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往粥里加的精制糖容易导致血糖不稳定,而盐摄入量过多易引发高血压。但为了让粥口感更好,熬粥加碱却是不少北方人的习惯。专家指出,碱中不仅含钠,还会破坏谷物中丰富的B族维生素,这个习惯建议改掉。其实,很多天然食材也是提高粥口味和口感的好帮手。比如放入黑米、紫米能让粥香味袭人;想吃甜的,可在粥中添加南瓜、红薯、红枣、枸杞等;如果想喝黏稠的粥,可以加燕麦和糯米。

  食物煮熟需要的时间不一,先煮那些难熟的,如薏米、红豆等较坚硬的食材,提前一晚泡上,并先煮20~30分钟再放入大米等相对易熟的食材。当然,煮熟需要时间差不多的食物同时下锅,如小米、大米等。加入食材煮沸后,用文火慢炖。熬粥时间要短,才不会把熬粥过烂,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也有利于控制血糖。  

食材搭配不忘肉蛋菜  

  北方人重视喝粥,却不完全依赖粥。他们用杂粮粥代替部分主食,从而做到粗细搭配。在喝粥的同时,他们也会吃鸡蛋、瘦肉和蔬菜等食物。从膳食平衡的角度来讲,只喝粥会让身体缺少优质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D等营养素,而鸡蛋、瘦肉等食物恰好能弥补这部分不足。同时,干稀搭配也更能满足养生的需要。

  不少南方地区,只在夏季喝粥以解暑,冬季则不喝粥。重庆新东方烹饪老师建议,粥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且可随着季节的变化,有意识地随四季喝粥养生。很多北方人冬季熬粥会添加小米、红小豆等较暖的食物;春季则可多喝荠菜粥、芹菜粥等菜粥;夏季以绿豆粥为主;秋季则多喝去燥的百合粥等。